华龙医疗康养研究院是一家国际知名的专注于养老康养与医疗医院的综合性设计事务所,在美国纽约和中国北京都设有工作室,在中国大陆的业务范围也日益拓展。
华龙医疗康养研究院致力于为公共机构和民营医疗提供设计服务,研究范围涵盖养老康养策划、养老康养规划、医疗医院建筑设计、医疗医院规划设计、医疗医院室内设计、医疗医院产品设计和医疗医院品牌设计等领域。无论是在世界各地还是中国都有相当多的著名作品。有12部专著和超过300个奖项。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医学认知的变革,医疗体系建设也在不断完善,以诊疗为主的单一模式正逐步转向集预防、保健、诊疗、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模式。
而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也促使人们对康复医疗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康养结合的医养中心已成为医疗卫生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向。华龙医疗康养研究院,作为这一领域的先行者与探索者,致力于通过科学、创新的设计理念,打造集医疗、康复、养生、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养中心,为老年人及有特殊康养需求的人群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服务。以下,我们将深入探讨华龙医疗康养研究院如何在这一领域进行前沿设计。
作为专科医院的一个重要类型,医养中心的设计与综合医院既相似又有所区别。相似之处在于,二者同为医疗建筑,功能复杂,流线繁多,而区别之处大致可总结为三点:第一,康复医院的门诊量较小,门诊用房所占比例也较小,康复治疗用房作为业务用房的重要部分,所占比例较大;第二,康复医院的使用人群多为由疾病或老龄导致的功能性障碍者,自主行动能力较差;第三,康复医院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较长,约在 22 天左右,是综合医院的 2~3 倍。
因此,康复医院在设计中应注意建筑面积的比例划分,同时应特别注重无障碍与人性化的设计,为使用者提供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
在华龙医疗康养研究院的规划中,人的需求始终被置于设计的核心。我们坚信,每一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我们的医养中心设计充分考虑到不同人群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及心理需求,提供高度个性化的服务方案。从居住空间的布局到日常活动的安排,从医疗服务的提供到心理关怀的实施,每一处细节都力求贴近人心,营造温馨、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因此,康复医院在设计中应注意建筑面积的比例划分,同时应特别注重无障碍与人性化的设计,为使用者提供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
院区以地下停车为主,地面停车为辅,实现“人从上走,车从下行”的立体交通模式,车辆通过车行出入口直接进入地下,与地上步行交通流线完全分离,实现人车分流,车行流线便捷高效,人行流线舒适安全。
院区设置一条东西向的交通干道与城市道路直接联系,车辆由城市道路可快速进入院区地下停车库,实现院区交通体系与城市交通体系的无缝对接。在院区南、北两侧各设置一个车行出入口,为康复院区和养老社区服务。地下车库设置了下沉景观庭院为车库采光,并围绕庭院建立环形车行干道,车辆行进路线明确。
作为医养结合的核心,华龙医疗康养研究院在设计上实现了医疗资源与康复服务的深度融合。中心内配备有先进的医疗设备与专业医疗团队,确保能够迅速响应各类突发医疗需求。同时,结合现代康复医学理念,设立多功能康复训练区,提供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全方位康复服务,帮助居民恢复身体机能,提升生活质量。
康复医院包括门诊科室、医技科室、康复治疗用房与康复病房四部分,面积共 4.4 万平方米,设计床位为 500 床。
门诊区包括康复诊室、康复评定、高压氧舱、中医名医养生堂、高端体检等功能 ;综合病房区 1-4 层包括医技科室、药房、放射影像科、检验科、特检科、中心手术部、配置中心、中心供应室等功能 ;5-6 层为康复治疗用房区 ;7-19 层为康复病房。
功能分区以医技区、康复评定区和康复治疗区为核心,康复门诊区与病房区均与其有便捷的联系,缩短患者就医流线。
相较其他医疗机构的使用人群,康复医院的使用人群更容易出现摔倒、碰撞等意外情况,而且使用轮椅等设施的人群占比较高,因此,完善的无障碍设计对康复医院来说十分重要。
医院设计强化了对无障碍设施的要求,门诊及病房主出入口采用无障碍平坡设计,并在适当位置设置扶手,方便患者使用 ;各个次出入口均设置无障碍坡道 ;入口雨棚尽量宽大 ;出入口门扇下方设置护门板,门扇上设置方便轮椅乘坐者使用的把手,开门处留足可供轮椅回转的空间。
供患者使用的通道处,设置了高度适宜的上下双层扶手;供患者使用的电梯均为无障碍电梯,候梯厅的布置方便轮椅的回转;楼梯除扶手外,还设置了提示盲道。
提高无障碍卫生间和无障碍厕位的设置比例,减小卫生间地面与普通地面的高差,并做严格的斜面过渡,每个厕位均设置安全抓杆及呼救按钮,以便患者意外跌倒时自救和呼救。
咨询台、挂号收费窗口、取药窗口、护士站等公共服务设施均强化无障碍设计,设置低位窗口,公共区域提供轮椅、助听器等设施器材的借用服务,并为辅助设施的存放留足空间。
对于患者来说,疾病会降低肌体适应外界变化的能力,因此他们在生理及心理层面均较普通人群敏感、脆弱,康复患者由于住院时间较长,对环境的感受更敏感,更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因此,营造“家庭化”、“去医院化”的空间环境,能够很好地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提高治疗效果和效率。
为营造患者的归属感,设计中扩大了病房的尺寸,提供更多的个人空间,给人以安全、私密的空间感受。设计中还创造了更多服务于交流与活动的公共空间,裙房顶层设置了景观活动平台并进行了绿化,整个平台通过活力元素的支撑、环形路径的串联、景观绿化的烘托,成为了功能多样、收放有序、环境宜人的交流活动场所。
环境设计以提高舒适性为导向,主要通过四个层次的垂直绿化来实现 :下沉绿化与文艺剧场结合,丰富了院落空间的景观层次;地面绿化与健康养生的商业空间结合,隔离了外围地面停车和嘈杂的城市环境;平台绿化与康复治疗功能结合,强化核心景观院落,引导了交通流线;层间绿化与生活、照料单元和休闲、运动场地结合,呼应南侧城市绿地,隔绝了道路噪音。
多层次的绿化界面形成了覆盖社区的垂直绿化体系,消除了高层建筑与自然环境脱离的不利因素,打造出天然氧吧里的园林化社区,提高了高层建筑的环境舒适度。
康复医院扮演着医院空间与家庭空间的过渡角色,是患者回归家庭与社会生活的最后一站。因此,在康复医院项目的设计中,设计师应转换角度,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关注其身体机能与精神情感的多层面需求,营造人性化的康复医院环境。
华龙医疗康养研究院深知,创新是推动医养结合事业发展的关键。因此,我们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模式、技术手段与管理理念,旨在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医养生态系统。通过举办学术交流、国际合作、技术研发等活动,不断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推动医养结合服务的标准化、专业化、国际化进程。
华龙医疗康养研究院在设计康养结合的医养中心时,始终秉持以人为本、全面关怀的原则,通过定制化服务、医疗康复的无缝对接、养生休闲的和谐共生、智慧科技的赋能以及持续创新的发展策略,致力于打造一个既符合现代医疗标准,又充满人文关怀的医养环境,为推动我国康养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Copyright © 2024 凯发护栏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